在近日新華網舉辦的“2021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網絡公益對話上”,多位嘉賓聚焦“集約高效 人水和諧”分享觀點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表示,治水離不開膜,碧水源要堅持把膜做好。
碧水源總經理戴日成
我國水資源節(jié)約集約利用有很大空間
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四屆中國水周,本屆中國水周的主題為“全面貫徹新發(fā)展理念 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”。
中國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的未來發(fā)展方向在哪?
戴日成舉例稱,中國萬元GDP的用水量不斷降低,目前已降至60立方米左右,但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,這之中就是水資源集約利用的空間。
另一方面,盡管我國GDP逐年增加,但全國用水總量近年來基本維持在6000億立方米左右(2019年全國用水總量為6021億立方米),這說明水效在不斷提高。
另外,2019年我國“其他水源供水量”超過了100億立方米,今年或將超過120億立方米,這些非常規(guī)水源供水量的主要來源,一個是污水資源化利用,另一個是海水淡化,可以作為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途徑之一。
他表示,二者的核心技術都離不開膜材料,碧水源將從膜材料方面下功夫,不斷創(chuàng)新思路,把污水向資源化方向推進,向海水要水資源。
污水資源化可有效推進我國水污染治理、水生態(tài)保護, 緩解水資源短缺
戴日成介紹,十八大以來,我國的水處理行業(yè)有兩大趨勢:第一是污水治理思路從達標排放向加強水環(huán)境改善轉變;第二個趨勢是老百姓喝水需求,從有水喝到喝好水、喝健康水轉變。這兩個趨勢也是行業(yè)里企業(yè)應該投入科研力量努力的方向。
2021年,國家發(fā)改委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等十部門聯合發(fā)布了《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》,污水資源化利用戰(zhàn)略上升為國家戰(zhàn)略。
“我認為污水資源化確實是解決我國水污染治理、水資源短缺和水生態(tài)保護三個問題的主抓的核心方向。”戴日成說。
碧水源目前在水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已深耕二十年,提出了污水再生利用及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途徑。在喝健康水方面,碧水源通過科技創(chuàng)新,研發(fā)的納濾飲用水技術可以保留水中有益的礦物質,去掉水中有害的物質;同時,通過納濾技術提高水效率,比傳統凈水設備節(jié)水約3倍。
把中國從膜的應用大國變成膜的科技強國
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市場變化,科技自立自強是引領中國產業(yè)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重要途徑。
碧水源是一家以研發(fā)起家的公司,在科研方面一直保持著高比例的投入。戴日成透露,碧水源正在研發(fā)未來污水處理廠,運用納米級高精度膜分離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,高效回收污水中的資源和能源,將污水處理廠升級為兼具保護環(huán)境、增加水資源、生產能源和氮磷肥料等多功能的新型城市綜合體。
“碧水源在把中國從膜的應用大國變成膜的科技強國方面做出了貢獻。”戴日成稱,目前世界上現有的膜材料,中國都能實現國產化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,國內膜產品和國外膜產品進入了混合“戰(zhàn)斗”階段,為了保持市場的領先性,就必須要把膜材料制作成本降低。
他透露,碧水源新一輪的研發(fā)目標是把膜材料成本降低30%—50%,目前小試、中試都很成功,預計2022年能走上產業(yè)化道路。“我們一直堅信治水離不開膜,把膜做好,水就有希望。”戴日成說。